迎难而上 涅槃重生——抗震救灾精神述评

 发布时间: 2022-09-14  阅读量:  点击打印

《脊梁》(油画) 孙立新
汶川新城新貌,街道上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资料图片
曾经坍塌的废墟,早已高楼林立;曾经破碎的山峦,早已披上新绿。今日之汶川,处处生机勃勃,早已重归繁华。
13年前,2008年5月12日,8.0级特大地震突袭汶川,党中央果断决策,迅速组织开展了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习近平主席向会议致信强调,“中国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全面提升综合防灾能力,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迎难而上、涅槃重生。这些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汇集举国之力,夺取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并不断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水平,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多难兴邦、共克时艰。鼓起不断前进的信心和勇气,万众一心汇聚起国家进步的强大力量,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世界奇迹。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13年前的那个下午,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打破了天府之国的平静,瞬间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汶川,这个地处西部山区的县城,一日之间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
千钧一发之际,党中央迅速组织带领全国人民展开了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2000多个党员突击队迅速成立,鲜红的党旗在地震灾区高高飘扬;全军和武警部队迅速驰援,医疗队、救援队紧急赶赴灾区;各种救灾物资源源不断送来……一场空前的灾难,把13亿人的心聚在一起,汇成战胜灾难的强大合力。
天津公安特警队为争取时间,10个小时水米未进,用树枝制作简易担架,接力背负老人、孩子,成功将160名群众解救出山并全部安置到安全地带。
上海宝山中心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的陆文,没来得及跟父母打声招呼,便赶赴抗震救灾一线。他在写给父母的信中说:“在我们的背后是强大的祖国,是坚强的四川人民!再小的一份付出也是一份力量,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苦难,但我们愿意分担苦难!”
河北唐山13位农民辗转赶到灾区,与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一道,冲锋在救灾一线,一周之内抢救出25名幸存者。他们说:“四川兄弟受灾了,我们心里疼。因为唐山经历过同样的灾难和痛苦,也受到过全国人民的帮助,我们一定要做点什么。”
十余天内,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多万志愿者汇聚到灾区,他们说:“我们都是汶川人。”灾区之外,人们通过捐款捐物,支援抗震救灾,短短50余天,捐款额就达550亿元,他们也说:“我们都是汶川人。”
一句“我们都是汶川人”,其中包含多少同舟共济的温情与关怀,把灾区人民的心与全国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充分展现。
伤员抢救工作完成后,灾区面临更加棘手的问题是恢复重建。党中央作出具体安排: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19个省市以不低于1%的财力对口支援重灾县市3年。随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正式颁布。一场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灾后重建战役由此拉开帷幕。
一个星期之内,各地援建工作组全部到位。勘探、设计、规划人员和施工队伍陆续抵达,他们都是百里挑一的骨干人才,空前强大的阵容,在地震灾区打响了重建之战。
“一声口令,全国总动员!”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在这里又一次充分展现。
灾后重建不是简单地恢复原样,而是要站在新的起点上,高标准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施工,推进地震灾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北川老县城在地震中损毁严重,现作为遗址被保留,变成了一座露天的地震博物馆,山东援建者兑现“要人出人、要钱出钱、要力出力”的承诺,异地再造了一个新北川。水磨镇曾是汶川县的工业重镇、也是污染重镇,广东援建者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挖掘当地藏羌文化旅游特色,打造了一个有着浓郁羌族风韵的“生态旅游小镇”。
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广东—汶川……“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不仅体现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也体现在恢复重建的工地上。国家和地方财政巨额投入,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援建者与受援方勠力同心,在废墟上高标准建起了一座座新城。
2011年5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川陕甘三省建成农房190.85万户、城镇住房28.83万户,建成学校3839所、各类医疗卫生和康复机构2169个,建成各类基础设施项目5000多个,一批遭重创的县镇村庄以全新的面貌再现。
白墙灰瓦的川北民居、民族特色的藏羌新居、古色古香的巴蜀老街……而今,走进当年的地震灾区,人们清晰地感受到,地震灾区早已从废墟上站立起来;人们深刻地感受到,灾后重建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写照。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2020年9月17日,是中国空降兵成立70周年纪念日。汶川特大地震中的抗震救灾先遣小分队的15名空降兵再次聚在一起,拍下一张珍贵合照。此刻,“15勇士”中的很多人已退役,有人成为民警,有人成为基层干部,还有人做起长途车司机,他们在新的岗位上继续服务人民,继续践行初心和使命。
“同志们,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灾情就是命令,灾区的群众在期盼着我们!”地震发生后,“15勇士”携带通信、引导、侦察等装备,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指挥引导的“三无”条件下,从4999米的高空“盲跳”至茂县地域。
重叠的高山、湍急的江水、厚厚的云层,加之高寒缺氧,每一项对跳伞都是致命的不利因素。可勇士们没有犹豫,冒死一跃,打通了空中信息通道,使“孤岛”茂县与外界有了联系。落地后,一位40多岁的男子颤抖着双手,抓住空降兵李玉山的手,大喊:“解放军来了,有希望了!”
震后的灾区,交通中断、电力中断、通信中断。震后3小时内,又发生了几百次余震,落石、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频发,从地面进入灾区更是异常艰险。可万千群众困在灾区,情况不明,再难再险,也必须抓紧救灾。
几天之内,146000名人民子弟兵进入灾区,给受灾群众带来了生的希望。四川公安消防总队成都支队800名官兵,在震后一小时内赶到80公里以外的重灾区都江堰。武警某部参谋长王毅率200勇士,33小时徒步急行军90公里,成为第一支到达汶川县城的救援部队。
“黄金72小时”是地质灾害发生后的黄金救援期,这是救援界的共识。在此时间段内,每多挖一块土,多掘一分地,都可以提高伤者生存的机会。一份希望百倍努力,无数救灾英雄不惧生死、不分昼夜,奋战在救灾第一线。机器坏了,就用工具挖,工具坏了,就用手挖,他们拼尽全力也不松一口气,只为抓住黄金时间,救出更多的人。
四川公安消防总队成都支队老兵肖和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与战友密切配合,从废墟下救出45名生还者。公安消防支队绵竹中队战士荆俐杰在余震中被战友拉出,他却哭喊“求求你们让我进去吧,马上就可以把她救出来了,我还可以再救一个……”
在抗震救灾的全过程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和时间赛跑,在死神手中抢回来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经过努力救援,汶川特大地震中,84017名群众从废墟中被抢救出来,149万名被困群众得到解救,430多万名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1510万名紧急转移安置的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881万名灾区困难群众得到救助。
“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在重建工作中,灾区群众更是发挥大无畏的乐观精神,在举国力量的支援下,艰苦奋斗,创造出美好的新生活。
广元市青川县独臂残疾人石光武不等不靠,2008年7月初即带领全家率先开始修建永久性住房,当年国庆节前夕就搬进了新房。他重新开起副食店,并在门口挂上对联:“一臂独擎,天大困难能战胜;二人连心,地动山摇何所惧。”
绵阳市安州区矿工彭国华在地震中被困矿洞里,依靠雨水、手纸、小便等充饥缓渴,坚持172小时后被救出。灾后,他积极学艺,学会泥瓦工手艺,不仅把失去的东西都挣回来了,还让家里过上更好的生活。
东汽德阳基地在地震中遭受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近200亿元。震后第5天,东汽德阳基地即恢复生产,一个月后,总体生产能力恢复到震前50%以上。2010年5月10日,东汽德阳新基地举行灾后重建新基地竣工投产大会,“还社会一个新东汽”的诺言提前实现。
生死较量不战栗,千难万险不放弃。我们在抗震救灾中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到2010年9月底,灾后恢复重建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这样的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转化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以人为本,体现了对人民的高度关爱。
汶川、玉树、芦山、鲁甸……在抢险救援的危急关头,广大军民把人的生命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坚持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就要付出百倍努力,最大限度地抢救人民生命。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习近平总书记得知消息后,当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灾情就是命令。芦山强震发生仅仅10分钟,成都军区及四川省军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同时成立;震后不到半小时,四川省启动应急预案,主要领导率队赶赴灾区一线。人民子弟兵紧急出征,各路力量千里驰援,白衣天使勇挑重担,全国人民爱心奔涌汇聚。
正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全力以赴,人民子弟兵冲锋陷阵,灾区群众奋力自救,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坚定战胜灾害的信心决心,克服艰难险阻,夺取了抗震救灾的胜利。
从2010年玉树地震到2013年芦山地震;从2014年鲁甸地震到2017年九寨沟地震……每一次灾情都是集结号,各方专业救援力量快速反应,勇敢“逆行”,争分夺秒投入到抢险救援的战斗中。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决不放弃!
一支支救援队伍深入偏僻的乡村展开拉网式搜救,逐村逐户排查救助被困人员,确保不漏一村一人,同时千方百计救治伤员,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在坍塌的废墟上,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在医院病房,医疗救治工作紧张进行,一个个受伤的生命得到有效救治。
尊重科学,体现了对科学的高度尊重。
在历次抗震救灾过程中,广大救援人员坚持依靠科学、运用科学,把科技的力量与顽强的斗争紧密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挥人的能动精神,又充分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攻克道道难题,化解种种风险,使科技成为战胜地震灾害的强有力支撑。
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探索,确立了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2016年7月,在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0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唐山市考察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完善法律法规、推进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加大灾害管理培训力度、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等方面进行努力。
201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挂牌成立。2019年,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据统计,截至2020年5月,我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已覆盖全国30个省份、1660个县,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模式。
从灾难中走过来的中国人民,更加懂得自强不息、守望相助,更加敬畏自然与尊重科学。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依然会面临各种风浪考验、风险挑战。我们要更加自觉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凝聚起携手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蓬勃力量,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Baidu
sogou